後疫情時代下,先買後付BNPL 的消費模式趁勢崛起,意味著允許消費者將款項分成數期支付,近似於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最大的差異是BNPL的用戶不需具備信用卡,也不需經由金融機構查核支付信用,因此吸引大批無法申辦信用卡的年輕消費族群。
在美國,Apple、PayPal 等大公司紛紛引進了BNPL的支付模式,讓電商不但可以豐富平台支付的多元性、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還能蒐集到更多元、龐大的消費者數據,能更精準地判斷消費者心理及下一步的行銷策略。
相較於美國,台灣BNPL 業者也不遑多讓,各家業者已經準備就緒,面對「支付大革命,先買後付爭霸戰」,究竟會鹿死誰手呢?跟著馬克一起來看看國內業者將如何應戰?以及先買後付的未來趨勢發展。
先買後付(BNPL)是什麼?
(一)定義
意即消費者可先取得產品服務,在一定期間後再將錢付給BNPL 公司,付款方式可分為一次付清及分期付款。由於BNPL 業者本身並非金融機構,提供給客戶的購物額度無須透過一般的聯合徵信機構查詢,而是藉由業者自建的風險評估模型給予額度。
(二)獲利模式
用戶收費:遲繳的滯留金
合作商家收費:每筆交易的抽成
先買後付(BNPL)的優點
申請快速:開戶方便、簡單,申請速度較信用卡更快。
資金靈活周轉:消費者可以避免一次繳交大筆資金,並利用資金進行更靈活地運作。
無循環利息:若超過繳費時間,只需支付一次性的滯留金費用,並非像信用卡一樣會產生循環利息,引發卡債問題。
不審核信貸記錄:申請及使用「先買後付」手續簡易,平台不會查閱用戶的信貸報告。而在先買後付的債務往往是不會影響未來信用卡的申請。
先買後付(BNPL)的缺點
設逾期罰款:若消費者逾期還款,就會被收取每筆費用遲繳的滯留金。
違約風險:因缺乏信用審核機制,加上債務不會出現在信用資料上,導致貸款機構在承銷新債時可能會低估借款人的債務水平。
易陷入過度消費陷阱:用BNPL 方式消費,可將原本的賬單分期付款,降低消費者的心理負擔,使其高估自身負擔能力。
台灣先買後付(BNPL)業者大比拼
分析先買後付(BNPL)現況與影響
(一)先買後付崛起的背景
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著轉變,再加上疫情期間,許多人的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手上的現金周轉相對比較吃緊。另一方面,針對過去在金融機構信用相對不佳的民眾或是無法申辦信用卡的年輕族群,先買後付(BNPL)的出現,無疑是支付選擇的一道曙光。
(二)以用戶端的影響而言
新支付BNPL 簡化付款流程:降低消費者購物風險,提高付款上的安全性及購物意願。
無卡分期實現「普惠經濟」:讓無法申辦信用卡的年輕族群在支付上有新選擇,達到「普惠經濟」的作用。
無痛消費產生「新卡債」問題:消費者在下單的時候無法感受金錢流失的痛苦,再加上若是逾期還款,會產生滯留金,因此,過度消費加上逾期還款導致的滯留金,將形成惡性循環,無疑是新一代的「卡債」危機。
(三)以企業端的影響而言
快捷付費方式能刺激消費:BNPL縮短商家收款時間並降低收款上的風險,好的消費體驗將能增加客戶轉換率。
提高品牌曝光度:中小企業若加入「BNPL」平台,支付多元化後將會帶來更多新客群,不僅能提升消費額還能增加品牌知名度。
先買後付(BNPL)未來趨勢
(一)民眾消費習慣逐漸「FinTech化」
「先享受,後付款」將成為未來長期的消費趨勢,減少直接透過銀行和信用卡的支付方式。
(二)目前主要的市場和客群:「小額線上消費」
未來要看各家BNPL業者如何突破市場的限制,吸引更多受眾轉變原先的支付方式與習慣。
(三)完善公司內部評估引擎:降低壞帳率
目前客單價低,故壞帳率也低,但未來湧入更多使用者後,壞帳率的風險將會提高,因此,須先強化模型的建立。
(四)與「異業合作」打造多元「生態圈」
BNPL和異業合作、跨足多產業將能獲得更多的客戶轉換率,打造互利互惠的龐大金融生態圈。
馬克碎念
支付產業因為疫情而有大幅成長,其中先買後付在2021 更是強勢崛起,各個支付巨頭不是與後支付公司合作就是進行收購,像是Square 收購Afterpay,PayPal 收購日本新創公司Paidy,Grab 與支付業者 Adyen 合作等等。而先買後付這股熱潮也在今年燒進台灣,提供沒有信用卡分期的民眾另一個選擇性,但也引起大眾對於信用過度擴張的憂慮。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信用擴張的數據並沒有進入到聯徵中心。隨著先買後付與各種借貸等金融科技業者在台灣市場越來越活躍,銀行會越難透過聯徵來判斷個人的信用狀況。目前金管會提出聯徵中心建第二資料庫來提供金融科技業者查詢,但銀行公會對於授權方式、使用規範與科技業者須將授信資料建檔的議題上提出意見。
從資料的角度看,過去金融機構之間互相交換的資訊,其實要漸漸考量有科技業者的加入,因此在法規的調整上是必要的,才能進一步貼近消費者的生活,滿足其需求,並能透過數據分析,提升整體市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