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常常聽到公鏈這個詞呢?為什麼公鏈會崛起呢?是不是搞不懂公鏈、私有鏈、聯盟鏈間的差別?點進這篇文章,讓你能快速理解公鏈、私有鏈、聯盟鏈的用途跟優缺點。
公鏈 (Public Chain)
最終目的皆主要是改善以太坊的可擴展性、交易速度緩慢、手續費高等等問題。其特色為整個區塊鏈系統的數據是公開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錢包地址在鏈上交易以及查看交易紀錄。在公鏈上,任何人都是公開的節點,每個節點都會藉由共識機制來參與其區塊鏈的計算過程來確保鏈上的數據安全。
比如說你要在公鏈上交易比特幣給其他人,不用創建帳號及經過第三方的許可,如銀行授權審核等,只要你擁有錢包地址(節點)就可以轉帳至他的錢包地址裡,其中交易過程會經過鏈上所有的節點來共同參與驗證(記帳)。
因此公鏈在區塊鏈中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兩大特性。
優點:所有交易皆公開透明、去中心化程度高
缺點:交易速度相對較慢
代表:BTC、ETH、BSC
私有鏈 (Private Chain)
公鏈是基於區塊鏈的特性可以公開透明地讓任何人使用其鏈來交易及傳輸數據。但是若我們從企業、機構的角度思考,內部的機密資料是不可能透過公鏈的方式外流,因此針對此特定範圍限制的需求衍生出「 私有鏈 」概念。
私有鏈跟公鏈主要的差異在於僅限提供特定的企業、機構使用,且其鏈上的數據是私密且不公開的,需要獲得鏈上的授權才可以成為節點來使用私有鏈。
簡單來說,私有鏈就像是一個企業的內部區塊鏈網絡,一樣有分散式帳本。但是鏈上的運行僅需透過授權的可信任者(節點)處理交易的驗證來達成共識及共享資訊,不需要像公鏈一樣透過 PoW 或 PoS 等共識機制來驗證。此時,我們可以知道私有鏈相較於公鏈是一個中心化的系。
優點:交易速度快、保有內部隱私
缺點:遭駭風險高
代表:Quorum (摩根大通以太坊項目)
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
除私有鏈之外,也有人提出在區塊鏈上建構以企業、機構為節點組成的 B2B(Business to Business)架構來合作,將交流規範轉向到鏈上,以此達到降低交流成本及提升流通性的「 聯盟鏈 」概念。聯盟鏈介於公鏈和私有鏈之間,主要作用於企業、政府等等組織之間的合作。
聯盟鏈也跟私有鏈一樣是需要經過獲得授權才可以成為節點並使用其鏈上的數據。不同的企業(節點)可以藉由鏈上制定共同的規範來維護帳本來增加企業之間更高的效率流通性及更低的成本。比如說銀行可以透過聯盟鏈的方式與其他銀行合作,制定一套每個銀行都認可的記帳共識,讓每個銀行之間可以透過聯盟鏈的高安全效率方式來流通數據,而不必擔心資訊被外流。
優點:交易速度快、擴容性高
缺點:架設成本高
代表:Hyperledger、R3 Corda
公鏈、私有鏈、聯盟鏈比較表格
Solana、Avalanche、Terra 三種公鏈比較
Solana
由 Anatoly Yakovenko 創立,他在 2017 年提出 Solana 的白皮書,2018 年與他在高通的前同事完成測試網的開發工作,2019 年開始陸續創投機構獲得數千萬到數億美元的投資。
採取代理權益證明DPoS 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根據質押的代幣數量來選出驗證者)
優點:因共識制所以速度快、持有虛擬貨幣數量較小的使用者也可以參與投票。
缺點:依賴特定節點,去中心化程度低。
使用「歷史證明機制」透過創建歷史記錄,證明交易在一個特定時間發生。先記錄了交易發生的順序,再由各個節點來更新與同步狀態。使用 PoH 共識機制,創建歷史記錄,證明交易於特定時間發生,系統即更容易追蹤交易時間順序,使用者能以 Solana 協議為基礎,去創建具有更高效率、更高吞吐率的應用程式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Serum
原生代幣:$SOL
Avalanche
Avalanche 採用有向無環圖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 ) 作為其公鏈共識機制,以數百個或更多節點多次快速抽樣,從而獲得驗證結果,只要某一結果於多次驗證節點中,得出同樣的過半數結果,即可確認交易或信息正確性。這樣的方式非常像雪崩一樣,從一個點不斷往前擴散發展,讓每個交易或是應用都可以用不同的路徑,因此提高了擴展性跟操作性。
Avalanche 能兼容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太坊虛擬機),以方便開發者編寫程式。Avalanche 的 subnet 可讓開發者再度開發公鏈,擁有高度擴容性及無限延伸可能性。
Avalanche 不單止支持應用程序級的可程式化特性,更支持網路級別的可程式化特性,令開發者可以控制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執行外,可以安全管理私人數據。同時 Avalanche 亦支援 NFT 技術,配合區塊鏈大勢發展。
Avalanche 由三條公鏈所組成:
負責創建資產及交易的「X鏈」
負責儲存鏈上的數據、資料、驗證工作的「P鏈」
負責智能合約的「C鏈」
Terra
南韓 Terraform Labs 所創造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
宗旨為「讓加密貨幣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被應用」,提供各種與法幣掛勾的穩定幣和跨境支付功能,被視為是區塊鏈界的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Terra 生態系中主要是採用「雙代幣」制度,分別為LUNA 以及UST。Luna 主要是用來治理、質押和驗證代幣,而UST 則為 Terra 原生錨定美元的穩定幣,透過Luna 來維持UST 穩定的價格。目前 UST 在穩定幣中流通量排名第四,成功超越之前的演算法穩定幣 DAI 。
採取代理權益證明 DPoS 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根據質押的代幣數量來選出驗證者):
優點:因共識制所以速度快、持有虛擬貨幣數量較小的使用者也可以參與投票。
缺點:依賴特定節點,去中心化程度低。
Terra 金融應用生態系,打造了線下UST 支付系統Chai,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亞洲傳統線下系統常有交易手續費高、到帳時間長等痛點。直到今年四月韓國有1700商家整合了Chai,總用戶數來到265萬人次。
到了五月初到五月中,作為Terra 的原生代幣LUNA 和算法穩定幣UST 慘烈崩盤,市值前十大的LUNA一夕間暴跌千倍,Anchor協議被稱作龐氏騙局,加上幣圈熊市、資金調動、布局攻擊等多方事件觸發這次死亡螺旋,各數字幣的價值蒸發約4千億美元,損失慘重。
直至七月,檢方持續調查針對穩定幣崩盤背後非法活動,家密貨幣市場劇烈震盪,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也增加對穩定幣的監管。Terra幣的市值並未顯著起色。目前在CoinMarketCap排名為21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