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群平台的角落演化出一個新的名詞「迷因股 (Meme Stock) 」,起初只是一群小眾網民的投資(機)論壇,最後竟在美股市場翻起滔天巨浪,讓著名對沖基金損失慘重。到底迷因股是什麼?如何衝擊機構投資人?利頭和風險?請繼續看下去~
什麼是迷因股
迷因股是指網民們在社群平台上(例如Twitter, Reddit)號召炒作的股票。迷因股常見特色是:
公司通常商業前景不太被看好,非常冷門
股價低廉,是我們俗稱的雞蛋水餃股
交易量少,所以波動性大,易被炒作
迷因股炒作過程
初期,網路上的一群投資者會鎖定被低估的股票買進。
中期,慢慢推升的股票會吸引其他交易者跟進買入。
晚期,社群平台上更多人會注意到這個上漲的股票,為了想從上升趨勢得利也跟著加入投資,交易量增。
獲利期,第一批投資者獲利退場,形成賣壓。其他投資者感到恐慌,紛紛賣掉股票,股價回落。
末期,迷因股股價崩跌,交易量和股價回復正常低水位,等待下一次被迷因股投資者看中。
迷因股的推手
社群媒體和電子證券交易平台絕對是迷因股興起的背後原因。越來越多人從社群平台索取並發表投資意見(咦?自打臉本粉專) ,網路上即便有許多角落進行著計劃炒作,也很難被查明。但在金融科技越發成熟的未來,迷因股變得更常見,甚至台股也出現,也未嘗是件怪事。
為何迷因股對機構投資者是個威脅
迷因股在一般情況下,股價表現都淒涼,所以機構投資者例如對沖基金,會做空迷因股,以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先前發生的GameStop事件,原因起源一群網民們在Reddit 的平台上,基於不捨兒時回憶GameStop倒閉、對機構投資者不滿的心理,以及眾說紛紜的因素,群起買入GameStop的股票,推高股價。機構投資者無法任由股價往預期反方向奔馳,只能趕緊平倉,因此蒙受巨大損失。
而遊戲驛站GameStop、連鎖電影院AMC能被成功炒高,是因為交易量低,股權很大部分掌握在散戶手中。如果是可口可樂這種股權被機構投資者把持的股票,散戶是無法用同樣方法炒作的。
炒作的後續
散戶最愛的 GameStop與 AMC,在2022 年首個交易週已跌超過 10%。由於聯準會 (Fed) 加快升息、縮表的擔憂,市場避險情緒高漲。GameStop 在 2021 年漲幅達到 688% 後,2022 年的第一個交易週迄今已下跌超過 13%。AMC 去年漲幅高達 1,183%,今年迄今已跌 16%。
很多人看到散戶對華爾街的風光一時,但是沒注意到這些迷因股很快的又落回原本的低迷價位。股價一般是被公認能反映市場上所有公開資訊的。若有一股票偏差實際價值太多,市場機制是會把它修正的。迷因股長期以來的低廉價格正反映這些股票的價值,即便有短期反常交易,一段時間後,價格定是會回復原本水位。這時那些跟著追高的散戶投資者,若沒及時煞停賣出,或太晚跟進,也會慘賠收場。
馬克碎念
迷因股適合心臟大的玩家,要成功炒作迷因股風險極高,並不是一般投資人會選擇的方式。不過認識迷因股對於我們還是有好處,在網路爬文投資論壇時,或者想追高股價時,可以先想想該公司是否有迷因股特性? 該股票會不會實際價值低迷,只是被當作一時的炒作標的?
不過迷因股的炒作途徑也受到了監管機構的注意,在GME事件發生後,美國券商Robinhood先後關閉了涉及散戶暴力的多檔股票買賣,納斯達克交易所CEO也發布聲明將會監控社交媒體上的言論,台灣的主管機構也對於社群炒股這件事有了關注,將從兩層面檢視是否涉及不法炒作和非法投顧,後者將可處最高5年有期徒刑,併科最高新台幣5000萬元罰金,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