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currency Task Force :數位資產監管新時代
近年加密貨幣市場亂象和風險暴露頻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意識到單靠執法而缺乏規則指引的監管鞭長莫及。為了應對加密貨幣市場的迅速發展和所帶來的問題,SEC 於 2025 年初成立了Cryptocurrency Task Force (加密貨幣特別小組),致力於為加密貨幣資產制定「全面而清晰」的監管框架,這項措施被視為 SEC 首次系統性地針對加密資產推動改革,有助提升市場透明度、可信度與
成立背景與原因
一、市場亂象
隨著比特幣以及其他新型數位資產(如 DeFi、穩定幣、NFT 等)的興起,加密貨幣市場的規模和影響力迅速增長,但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性。自 2022 年以來,數位資產市場經歷了多起重大事件,包括大型交易所的倒閉和代幣價格的劇烈暴跌,這些都引發了市場信心的危機。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更容易被濫用,成為非法活動的工具,例如洗錢、詐騙以及資金流動不透明等問題。這些風險不僅對投資者造成了損失,也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威脅,引發監管機構和投資大眾對市場風險的高度關注。
二、市場不確定性
在過去,SEC 的「執法優先」監管策略,主要依賴於事後執法來應對違規行為,這種方式雖然有效制止了一些不當行為,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像是 Coinbase 和 Kraken 等加密公司,因為未註冊證券發行或提供相關服務,面臨訴訟壓力。這樣的情況讓投資者、金融機構和商業參與者在進行決策時無法確定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規範,缺乏了透明和可預測的監管指導。此舉缺乏明確的規則、一致性和前瞻性,不僅降低了市場的信任度,還可能使得一些不規範的行為難以被有效制止,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市場風險。
三、監管法律模糊
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新興的資產類別,不受傳統金融體系的約束,且在多數國家尚未獲得明確的法律地位。由於缺乏清晰的法律定義和適用範圍,使得傳統的證券法框架無法有效套用於新興的加密產品,投資者、金融機構與商業活動的參與者無法確定他們的行為是否符合規範,面臨法律模糊地帶,使得業界參與者難以制定長期發展策略,也讓創新和市場的健康發展受到了制約。缺乏明確的法律框架,投資者和業界參與者的信心被削弱,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也增加,進而抑制了市場的創新和發展。
主要責任與職能
SEC 加密貨幣特別小組主要承擔政策制定導向的職能,從明確監管界線、制定合理的揭露框架,到協調跨部門與跨機構工作,都是為了結束過去那種單靠執法、缺乏明文規則的狀況。這些職責的履行在現行法律框架下為加密資產市場提供更明確的監管指引,使加密市場在合法合規的軌道上發展,促進創新與保護投資人,並確保執法資源得到明智運用。
澄清法律適用範圍
對各類數位資產的適用,加密貨幣特別小組將為聯邦證券法制定明確的註冊標準,設計合理的資訊披露要求,哪些加密資產屬於證券範疇將有清晰依據,避免再因定義不明而陷入法律爭議 ,建立更穩定的法律環境,進而降低市場不確定性。透過這些措施,加密資產是否屬於證券的界定將更為清晰,避免市場因法律定義模糊而產生爭議。這不僅有助於建立更穩定的法律環境,也將降低市場的不確定性,提升投資者信心與產業合規發展的可預測性。
提供合規路徑
加密貨幣特別小組將為加密項目方和中介機構設計實際可行的註冊和合規途徑,修改 Reg A+、眾籌等現有的證券發行渠道,研擬量身訂做的資訊披露要求與豁免條件,同時提供臨時性合法地位,讓誠意遵守規則的業者能有跡可循,而非陷於灰色地帶,加密創業團隊也能依法募集資金 ,促進產業創新。
監管執法確立
SEC 的監管執法策略正從過去的強制執法優先,轉向以規則引導為核心,強調輔導產業合規發展。未來,加密貨幣特別小組將聚焦於制定明確的監管框架,幫助市場參與者遵循規範,同時對於蓄意詐欺等重大違法行為仍維持嚴格執法。這種轉變將使執法資源更有效運用,改善現有監管困境,並避免因法律解釋不明確而進行事後懲處,減少過度執法帶來的不確定性。
強化跨機構協作
加密貨幣特別小組將強化跨機構協作,積極促進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以統籌涉及加密資產的政策事務。此外,將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州級證券監管機構以及其他國際監管機構緊密合作,確保監管步調一致。當國會進行立法改革時,加密貨幣特別小組也將提供技術援助,協助確保監管政策的統一性與執行效果,從而減少可能出現的監管真空或重複問題,提升整體監管體系的效率。
投資者教育與業界對話
加密貨幣特別小組除了定期舉辦圓桌會議、諮詢會等與利益相關方進行對話外,還積極透過官網提供加密投資風險的教育資源。此外,SEC 設立了公開溝通管道,主動邀請公眾和業界提供意見,以確保監管政策能吸納多方觀點,從而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透明度。這一過程不僅有助於防止投資者因資訊不透明或監管缺位而遭受損失,還能促進業界和監管機構之間的建設性對話,推動加密市場的健康發展。
當前重點工作
明確代幣法律地位
目前加密貨幣市場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缺乏對代幣的明確法律定義,分類不同類型加密資產在證券法下的地位是當務之急。加密貨幣特別小組將審視各類代幣、虛擬資產的特性,對於不合規發行的項目、未註冊證券型代幣或去中心化的功能型代幣給出更清晰的標準,以為後續監管奠定基礎。
代幣發行救濟機制
加密貨幣市場中,許多代幣發行者面臨法律不確定性,特別是在證券法適用範圍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加密貨幣特別小組提供「臨時合規」途徑,只要項目方願意披露特定資訊並定期更新,此類代幣可被視為非證券,在未註冊平臺上自由交易,以資訊透明換取市場交易自由,促進加密市場的合法發展。
優化融資與註冊
為促進加密貨幣市場發展並降低合規門檻,加密貨幣特別小組正在修訂 Reg A+ 條例和眾籌規則,調整現有證券發行框架,以降低加密項目的註冊門檻並更好地適應加密領域的需求。這些措施旨在為合規的代幣發行人提供更清晰且便捷的融資管道,幫助加密項目合法發展,同時為投資者創造更加穩定和安全的市場環境。
特殊經紀商與託管規範
針對加密資產的交易中介,加密貨幣特別小組研議建立適當的加密託管監管框架,擴大其豁免範圍,允許同時托管證券型和非證券型加密資產,並審查加密貨幣 ETF 等交易所交易產品的申請標準,以便投資顧問能安全合法地透過自有或第三方託管客戶的加密資產 ,提升市場的穩定性和可信度。
加密借貸與質押
隨著加密資產的借貸和質押活動日益增長,許多交易所提供的質押理財產品此前被質疑涉非法證券發行,任務組正研擬明確的規範,明確合法架構,指引業者如何設計合規的借貸和質押方案,確保這些金融產品合法運作並保障投資者利益,同時獲得合法地位並受到適當監管。
加密 ETF 與交易所產品
隨著加密資產市場的快速增長,許多機構和投資者對於加密 ETF 等金融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密貨幣特別小組正在專注於設立加密 ETF 及其他交易所產品的審批標準,清楚界定批准或否決此類產品的依據,以便比特幣等加密 ETF 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吸引更多主流資金進入加密領域,擴大市場規模和市場流動性。
傳統金融市場的區塊鏈應用
加密貨幣特別小組著眼的不僅是加密本身,也包括金融市場的數位轉型。加密貨幣特別小組積極研究清算機構、過戶代理等區塊鏈技術在傳統金融市場中的應用,預計將傳統證券代幣化或利用區塊鏈提升市場效率的參與者合作,確保現行清算與過戶規則能適應這些創新,創造新的收入來源,進一步推動傳統金融和加密金融的融合。
國際監管合作與沙盒
由於加密項目往往具跨國性,加密貨幣特別小組正在研究跨境監管沙盒計畫,允許在有限範圍和時間內,與海外監管機構共同觀察、測試新的加密業務模式,以尋求長期監管解決方案, 加強國際合作,避免各國規則差異導致的監管套利,同時為全球加密監管框架的協調打下基礎,成為全球協調監管標準的樣板。
重大案件影響
過去,SEC 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採取強硬立場,對 Coinbase、Binance 等主要交易所提起訴訟。然而,隨著 SEC 成立專門的加密貨幣特別小組,過去那些具有爭議性的加密訴訟案件正迎來轉機,也為其他正在面臨監管挑戰的加密貨幣公司提供參考,同時還顯示出監管機構有意在新的政策框架下重新評估,並轉向更加支持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方案,改變美國數字資產監管的方向。這一變化預示著 SEC 對加密產業態度的轉變,而非一味透過司法程序強硬推動 ,未來監管方向值得關注。
Binance 訴訟
圖片來源:https://rankfi.com/binance-review/
案件背景
SEC 於 2023 年 6 月對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及其創辦人趙長鵬提起訴訟,指控其未註冊證券交易、非法資金轉移及誤導投資者。SEC 認為 Binance 在美國經營未經授權的證券交易業務,且未向投資者披露關鍵的運營信息,涉嫌操控市場。Binance 強烈反駁指控,質疑 SEC 對數字資產行業的管轄權,認為 SEC 無權將加密資產納入證券法範疇,並主張 SEC 對加密產業缺乏明確監管框架,
延長訴訟答辯
2025 年 2 月,由於 SEC 新成立了加密貨幣工作組,法院應 SEC 和 Binance 的聯合申請,下令將此訴訟暫停 60 天。該加密貨幣特別小組的成立,顯示監管機構有意在新政策框架下重新評估與 Binance 的糾紛,使 SEC 與 Binance 之間的法律糾紛有可能通過和解或指導性措施來處理,而不是繼續進行漫長的法律戰,有助於節省雙方資源。
Coinbase
圖片來源:https://logowik.com/coinbase-new-vector-logo-6624.html#google_vignette
案件背景
SEC 對加密交易所 Coinbase 的執法行動也是備受關注。在 2023 年,SEC 對 Coinbase 提出指控,認為 Coinbase 非法提供交易、經紀及清算服務,並涉及未註冊的證券交易,包括一些加密貨幣。SEC 主張,這些加密資產符合證券法的定義,因此 Coinbase 應依法註冊為交易所並遵守相關規範。Coinbase 對此提出了激烈的抗辯,認為許多加密貨幣並不符合證券的定義,因此不需要按照證券法來監管,並於同年提請法院終局裁定該案 。
延緩訴訟步伐
在加密貨幣特別小組成立後,SEC 主動請求延後 28 天向法院提交 Coinbase 上訴法律論點的期限,顯示 SEC 可能在重新評估其法律立場,對訴訟策略進行調整,或探索庭外解決方案 ,以便有更多時間重新考量對策,也給予加密貨幣公司更多時間來適應可能的規範變化。這種放緩訴訟步調的做法與以往監管者急於強力執法形成對比,反映出任務組對重大案件採取更審慎、協商的態度。
撤回訴訟
就在 2025 年 3 月初,SEC正式向法院提交「無條件撤銷( Dismissal with prejudice )」請求,意味著這場官司已塵埃落定,SEC 未來也不會以同一訴因再次提出控訴,SEC 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立場幾乎都是透過執法行動來表達,而沒有真正與市場進行公開對話。現在撤銷對 Coinbase 的訴訟,顯示出 SEC 正在改變監管策略,讓政策制定變得更加透明。
Kraken
圖片來源:https://www.php.cn/zh-tw/faq/1796567398.html
案件背景
除了撤回 Coinbase 的訴訟外,SEC也在 2025年 3 月初同意撤銷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 的執法訴訟。SEC 於 2023 年 11 月對 Kraken 提告,指控該交易所未註冊為證券經紀商、結算機構及交易商,並涉及客戶資金與公司資金混用,要求其業務需要特殊的證券許可證才能營運。然而,Kraken 並未選擇與 SEC 和解,而是直接迎戰訴訟,認為 SEC 的相關政策要求在法律上並無正當性。
撤回訴訟
儘管聯邦法官先前裁定 SEC 的指控具有合理性,允許訴訟案進入正式審理程序,然而,隨著 Coinbase的訴訟獲得撤銷,SEC 也決定撤銷 Kraken 所有指控,不僅不會開罰,也不會要求 Kraken 調整業務,且無需承認任何不當行為。這場法律戰的結局,象徵 SEC 在加密貨幣監管上的重大轉向,未來是否能持續維持此種趨勢,值得各方持續關注。
未來發展展望
隨著加密貨幣特別小組的成立,美國監管策略開始從單純執法轉向執法與指引並重,這一變化為加密產業帶來轉機,深刻影響加密產業的監管生態。短期內,市場結構將會有部分調整,未註冊代幣需合規或退出市場,但長期來看,監管確定性將提升市場信心,吸引更多主流資金進入,加密產業與傳統金融的融合也將加速。此外,加密貨幣特別小組若能成功推動更清晰的監管框架,影響全球加密市場發展,成為國際標準的參考,促使其他國家調整策略,以維持自身市場競爭力並防止資本外流。
然而,加密貨幣特別小組的成立雖帶來監管轉向的契機,但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跨部門協調的複雜性使監管框架的落實變得困難,SEC、CFTC 及其他金融機構對加密資產的分類與管轄權尚未完全統一。此外,傳統反加密勢力依然存在,部分監管官員與立法者擔憂放寬規範可能助長市場投機。新監管規則在實踐中也可能帶來未預期的效果,若市場再度發生欺詐或崩盤事件,政治壓力可能導致監管政策重新收緊,影響市場穩定。
因此,加密貨幣特別小組需在鼓勵創新與維持市場秩序之間取得平衡,並確保新策略能有效提升市場透明度、防範潛在風險。唯有建立穩定且具前瞻性的監管框架,才能改善過去十年來混亂的監管局面,為加密產業創造健康發展的環境,使市場參與者能在清晰的規則下運作,促進整體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與成長。我們將持續見證這一進程對加密市場格局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期待未來加密貨幣特別小組能採取更靈活、透明的監管方式,以平衡創新與風險管理。
首圖連結:https://coinedition.com/sec-crypto-task-force-web-portal-goes-live-to-clarify-regul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