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RWA熱潮!金管會重點研究的資產新趨勢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宣布,全力推動 RWA「實體資產代幣化」,並聯合集保公司、台新銀、北富銀、中信銀、國泰證、國泰投信和元大金等六家金融機構,組建「RWA 代幣化小組」。隨著台灣產業間運用RWA 技術已領先各國經驗,透過政府與企業的協同合作,將為台灣金融科技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並確保台灣在全球 RWA 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實現更廣泛的經濟效益。
***關於 RWA 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此篇《現實資產代幣化 RWA 紅什麼?》!
#什麼是RWA與數位資產?
RWA 是任何具有現實世界價值的資產,一般來說,RWA 在區塊鏈網路之外獲得其價值,RWA 的一些範例包括:房地產、藝術品和收藏品、國債、智慧財產權 (IP) 、代幣化證券、傳統金融資產 、固定收益產品。RWA 是使用稱為標記化的過程來建立的。代幣化涉及將代幣分配給有形資產(例如房地產和藝術品),並創建該原始資產的數位分身,而這個過程是在資產代幣化平台上進行的。
透過代幣化,數位資產管理者可以實現部分所有權,舉例而言,並非一個人以 100 萬元購買一棟建築物,而是幾個人可以購買每份價值 100 元的房地產的代幣化股票,爾後,投資人可以買賣這些代幣,從而使他們能夠以較小的資本投資房地產,並且不會遇到通常與房地產投資相關的挑戰;RWA 最原始的形式屬於穩定幣,穩定幣與歐元或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最終,穩定幣為投資者提供一種更安全的選擇來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
圖片連結:https://web3plus.bnext.com.tw/article/1783
RWA 和數位資產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價值是如何產生的。數位資產,如加密貨幣,是由加密市場內部的力量決定的,例如,比特幣(BTC)價格由於供需動態、政府監管和投資者情緒而不斷波動,比特幣也是一種通貨緊縮資產,流通量只有 2,100 萬枚;另一方面,代幣化的現實世界資產在傳統金融生態系統中具有更明顯的價值,而房地產、貴金屬、音樂授權、原物料的價值與有形商品密切相關,許多 RWA 與黃金一樣,都是流動資產,可以快速轉換成現金。
目前,有三大驅動力正在促使 RWA 成長:
市場採用率持續增長:代幣化資產市場預計將繼續其上升趨勢,預測顯示到 2030 年其估值可能達到 16.1 兆美元,這種成長表明其已逐漸融入金融主流。
不斷鬆綁的法規:隨著世界各地的政府和金融機構更好地理解和認識區塊鏈技術的好處,監管框架正在不斷發展,這種演變為投資者和資產所有者等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導方針和更高的安全性。
技術進步:區塊鏈平台變得越來越複雜,提供足夠的安全性、更大的可擴展性和降低的成本,促進更廣泛採用代幣化的關鍵組件。
24/7 市場准入:區塊鏈全天候運行,獨立於傳統市場時間。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隨時隨地購買、出售或交易代幣。舉例而言,對於東京想要投資位於舊金山的代幣化新創公司的人來說,即使在工作時間之外,交易也可以立即完成。
成本效益:透過自動化交易和消除中間商,代幣化降低了與資產交易相關的許多成本,例如,債券或股票的代幣化可以減少經紀商和交易所的許多費用,從而使公司籌集資金和投資者買賣的成本變得更便宜。
#RWA對傳統投資人有什麼吸引力?
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為傳統和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了多項變革性優勢,首先,透過將實體資產轉換為區塊鏈上的數位代幣,代幣化使房地產、藝術品和某些商品等傳統非流動性資產更容易被更廣泛的投資者所接受,這種投資機會的民主化使個人和小規模投資者能夠參與由於高進入障礙或大量資本要求而可能無法進入的市場。因此,只能以大塊、不可分割的形式購買或出售的資產現在可以部分擁有,使更多的人能夠以較少的資本投資於高價值資產。
例如,Cosmos 使用的 DEX Mantra 可以實現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它使用自動做市商(AMM)來自動提供流動性,以確保 RWA 交易的穩定市場條件,它激勵使用者提供流動性,增強市場深度和交易條件,MANTRA 代幣服務整合促進了代幣化,它將現實世界的資產(如藝術品、商品或房地產)轉換為數位代幣。這些代幣代表了基礎資產的所有權和價值,使它們能夠像平台上的加密貨幣一樣進行交易。透過該平台與 Cosmos 生態系統的整合實現了跨鏈兼容性,透過支援跨不同區塊鏈網路的交易來擴展代幣化資產的可訪問性和流動性。這種互通性對於擴大代幣化 RWA 市場至關重要。
圖片連結:https://medium.com/@ginoongbakulaw/time-to-research-mantra-82cf89c04f98
此外,代幣化顯著增加了這些傳統上難以出售的資產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資產在不顯著影響其價格的情況下轉換為現金的難易度,在傳統市場中,出售房地產或藝術品等高價值資產可能需要時間和精力,通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找到買家並完成交易,透過將這些資產分解為區塊鏈上更小、更可交易的單位,代幣化使它們能夠更快地買賣。流動性的增加有利於賣家,他們可以更輕鬆地將其資產轉換為現金,並吸引更多對這些資產感興趣的買家。
透過真實世界資產(RWA)吸引傳統投資者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利用了熟悉且易於理解的有形資產投資機會的固有吸引力:房地產、藝術品和商品的代幣化連結了創新的區塊鏈技術和傳統的投資領域,這種連結不僅簡化傳統投資者向加密貨幣領域的過渡,而且也符合他們的投資理念,即通常優先考慮具有有形價值和可預測回報的資產。RWA 為傳統投資者對加密貨幣投資的一些常見擔憂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市場波動、數位資產的複雜性和安全問題。與加密貨幣市場的高波動性相比,現實世界資產的市場往往更穩定且可預測,透過對這些資產進行代幣化,投資者可以獲得加密貨幣領域的投資,同時降低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RWA在貿易融資的潛能如何?
圖片連結:https://www.hubbis.com/news/a1-bank-completes-major-milestone-in-digital-transformation-journey-with-synpulse-and-avaloq
渣打銀行與 Synpulse 發表的一篇新報告《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全球貿易的遊戲規則改變者》預測,到 2034 年,代幣化資產總體需求可能達到 30.1 兆美元,而貿易融資資產可能成為全球三大代幣化資產之一,佔總量的 16%。預計到 2030 年,全球貿易額將達到 32.6 兆美元,再加上不斷增長的產業數位化和現實世界貿易融資資產的具體特徵,使其成為發行代幣的理想類別。目前,代幣化資產領域主要包括美國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等傳統資產,然而,供給面仍處於起步階段,2024 年初代幣化資產(不包括穩定幣)總價值約為 50 億美元。
儘管貿易融資作為分散風險的機會具有吸引力,但由於缺乏熟悉度、定價不一致和營運強度,貿易融資資產投資不足,代幣化有潛力解決這些挑戰,同時還可以減少資訊不對稱並為投資者提供透明度。以代幣或分散式帳本形式對真實或傳統資產進行數位化表示,可實現營運效率和自動化,最關鍵的好處是它們能夠增強對新資產類別的訪問並改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為創新打開大門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新商業模式中的應用。不過,貿易融資的代幣化也被視為解決日益擴大的貿易融資缺口的機會,全球貿易融資缺口估計為 2.5 兆美元,除了改善市場准入、提高供應鏈的彈性和流動性外,它還提升了接觸供應鏈更深層供應商的能力。
圖片連結: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1e7fd93c-e1fa-4f7a-abca-3e03cb741072
渣打銀行認為,未來三年是代幣化的關鍵時期,貿易融資資產將作為一種新的資產類別脫穎而出,而為了釋放這一兆美元的機遇,從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到政府和監管機構,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全行業合作至關重要。因此,銀行需要發揮橋樑作用,將現有的傳統金融市場與更新、更開放的代幣市場基礎設施連接起來。作為全球排名前五的貿易金融銀行之一,透過參與 Project Guardian 和 Project Dynamo 等專案,渣打正在探索其潛力。
#來自傳統金融巨頭的支持
主要金融機構正在探索區塊鏈上的代幣化金融工具,顯示出對去中心化網路日益增長的信心,包括貝萊德、富達、紐約梅隆銀行、摩根大通、高盛、瑞銀和匯豐銀行在內的傳統金融巨頭已經在使用區塊鏈對一系列實際填充現實世界的資產進行代幣化,這些金融機構開始超越僅僅將資產代幣化用於回購和抵押品管理等營運用途和儲蓄的目的,現在將代幣化產品提供給自己的客戶群作為買家。
圖片連結:https://news.cnyes.com/news/id/5384511
事實上,摩根大通已經開發了代幣化基金,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更具結構化工具的開發,包括來自私人信貸等新收入來源的資產;匯豐銀行則指出,該行計劃為機構客戶推出數位資產託管服務,重點關注在第三方平台上發行的代幣化證券,例如私人和/或公共區塊鏈相容的代幣化債券或代幣化結構性產品。這種支持代幣化的日益增長的趨勢也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的支持,這是透過改革法規以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例如在亞洲,香港和泰國等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正在積極調整其在現實世界資產中的用途,尋求釋放新的收入來源並降低成本,而日本、英國和瑞士的監管機構也表示,他們將測試固定收益、外匯和資產管理產品的代幣化。當然,由於不再需要或更少需要中介機構,它可能會大幅減少現有的營運層——交易、清算、結算、託管和報告,它也可能對傳統融資技術和方法造成影響,並改變傳統金融服務和全球資本市場的結構。
隨著傳統金融機構繼續採用區塊鏈技術,代幣化可能是一件大事,銀行和金融巨頭積極探索在機構去中心化金融框架內使用代幣化金融工具,預計到 2030 年,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市場將達到數兆美元,該成長趨勢凸顯了代幣化資產的日益認可和採用。不過,對代幣化機會規模的預測倒是有所不同。花旗集團認為,到 2030 年的代幣化數位證券交易量將達到五兆美元,波士頓顧問集團將達到 16兆美元,且代幣化證券資產將佔全球 GDP 的 10% 左右。
#金管會協力集保公司及6家金融機構成立「RWA小組」
為探討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在我國推動所需準備,中華民國虛擬通貨商業同業公會於今年 6 月 13 日正式成立,金管會也在同一天宣布:協力集保公司(由金管會協助成立或支持的集中保管公司,負責證券相關業務)及六家金融機構(包含台新銀行、台北富邦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國泰證券、國泰投信及元大金控)成立「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小組」,並兵分兩路,分為債券、基金兩組,共同研議未來在臺灣運用相關技術所需的知識以及監管規定。
圖片連結:https://abmedia.io/taiwan-fsc-rwa-group
金管會表示,RWA代幣化就是把實體資產例如基金或債券變成代幣,在虛擬世界(也就是在區塊鏈)上交易,全部採自動化交易、利用智能合約,目前國外已開始有人在做,其中,新加坡做最多。國際上普遍認為代幣化的現實世界資產具有全天候、跨境及跨時區交易、降低投資門檻、提高營運效率、即時清算、提高流動性與透明度等潛在優勢,也存在監管、法律、互通性等挑戰;胡則華表示,包括IMF和BIS兩大國際組織,和瑞士、香港、美國等監理機關已提出相關監理建議及發展項目。尤其目前Web3及其相關應用如代幣化及去中心化金融發展快速,金管會也高度重視,因此,台灣也因應國際化潮流展開相關研議。
金管會指出,為期順利推展「RWA代幣化小組」各項工作,金管會除創新中心外,也請相關各局派員列席,以了解RWA代幣化專業知識及實務運作,並就可能涉及的政策與法規等進行研議,上開單位已先就「RWA代幣化小組」運作方式達成共識,預計挑選兩個資產作為代幣化的標的,成員約3至4週召開一次會議,除研議代幣化的方式外,也將研析資產的保管、交易等,最終目標係由參與的金融機構提出概念性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業務試辦或創新實驗申請。
金管會表示,該會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尤其目前Web3及其相關應用如代幣化及去中心化金融發展快速,且國際組織及其他國家已提出相關監理建議及發展項目。為利與國際金融市場發展趨勢同頻,並提升監理效能,金管會期望透過「RWA代幣化小組」的運作,強化與業者及周邊單位的對話,以及對創新技術、模式、應用等的對焦,以提升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
#邁向未來資產:RWA的趨勢展望
展望未來,一些關鍵趨勢正在出現,它們可能會重塑金融格局,為投資者和資產所有者帶來新的機會。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領域的數個重要趨勢。多家機構認為,從房地產和大宗商品到債務工具等各種形式的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將會興起,這些趨勢將推動代幣化資產生態系統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在區塊鏈上存取和交易現實世界資產的新方法。
圖片連結:https://www.blocktempo.com/2024-top7-rwa-outlook-ransforming-financial-forms/
1. 房地產代幣化
房地產資產的代幣化預計將在 2024 年獲得巨大的關注。購買和出售部分房產的能力將為更廣泛的投資者開放房地產市場,同時也為業主提供了一種籌集資金的新方式。預計房地產代幣化平台將激增,機構投資者的參與也將增加。
2. 區塊鏈上的商品
黃金、白銀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代幣化將徹底改變這些資產的交易和擁有方式。區塊鏈技術將能夠創建由實體商品支持的數位代幣,為投資者提供更容易和更有效的方式來獲得這些資產,這一趨勢將為大宗商品市場帶來更高的透明度和流動性,並降低投資者的進入障礙,交易部分商品的能力也將實現更精確的風險管理和避險策略。
3. 代幣化債務工具
2024 年,債券和貸款等債務工具的代幣化將會增加,透過在區塊鏈上以數位代幣的形式發行這些工具,發行人可以吸引更廣泛的投資者,而投資者也可以從增加的可及性和流動性中受益。代幣化債務將實現更有效率的價格發現和結算,以及透過智慧合約自動化合規和報告的能力
預計將有越來越多的平台促進代幣化債務的發行和交易。
4. 數位證券交易所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成長將推動數位證券交易所的發展,這些平台將為代幣化資產的交易提供二級市場,使投資者能夠輕鬆買賣其持有的資產,數位證券交易所將提供 24/7 交易、即時結算等功能,並且與傳統交易所相比,交易成本更低。尋求傳統金融機構和區塊鏈新創公司在這一領域加強合作,共同為資產交易的未來建立基礎設施。
5. 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
全球中央銀行對CBDC的採用將在 2024 年獲得動力,CBDC 將為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的成長提供穩定且值得信賴的基礎,因為它們可以用作這些資產的支付和結算手段,CBDC 的興起也將為更大的金融包容性鋪平道路,因為它們可以覆蓋目前傳統銀行系統服務不足的人群。
6. 去中心化金融(DeFi)集成
DeFi 領域將在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的成長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預計 DeFi 協議和代幣化資產平台之間的整合將會加強,從而實現抵押貸款、質押和流動性挖礦等功能。這種融合將為投資者帶來新的機會,讓他們從持有的代幣化資產中賺取被動收入,同時也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DeFi 與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的結合將創造一個更有效率、更便利的金融生態系統。
7. 監管清晰度
隨著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越來越受到關注,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將加強努力,為這個新興產業提供清晰度並建立框架。預計將有更多國家推出針對代幣化資產的具體法規,並聚焦於投資者保護、反洗錢和市場誠信等面向,監管透明度的提高將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並加速採用,因為它為代幣化資產生態系統的成長提供更穩定和可預測的環境。
8. 機構採用
2024 年,機構對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領域的參與將顯著增加,銀行、對沖基金和其他金融機構將向這些資產配置更多資本,並認識到提高回報和投資組合多元化的潛力。機構採用將為市場帶來更多合法性和穩定性,並增加流動性和交易量。隨著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者進入該領域,預計將看到圍繞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開發更複雜的投資產品和策略。
9. 代幣化即服務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複雜性將催生新一代提供代幣化即服務的服務提供者。這些公司將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法律框架和技術專業知識,以幫助資產所有者將其持有的資產代幣化,代幣化即服務將降低尋求資產數位化的資產所有者的進入壁壘,使他們能夠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將技術和監管複雜性留給服務提供者。這一趨勢將加速代幣化資產生態系統的發展,讓更廣泛的參與者更容易使用它。
10. 與傳統金融的融合
隨著代幣化的現實世界資產獲得主流接受,預計傳統金融和區塊鏈產業之間將日益融合,銀行和金融機構將越來越多地與區塊鏈新創公司合作,為其客戶提供代幣化資產服務,這種融合將導致混合金融產品的開發,將傳統金融的優勢與區塊鏈技術的效率和透明度結合起來。其結果將是一個更一體化和無縫的金融體系,充分利用兩個世界的優勢。
#馬克碎念
隨著全球金融科技快速發展,RWA 的潛力逐漸被廣泛認識,不僅在台灣受到金管會等機構的重視,國際間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也在積極投入這一領域。RWA 將區塊鏈技術與傳統金融資產相結合,提升了資產的流動性和透明度,還降低了交易成本,使資本市場更具包容性。從貿易融資、房地產到大宗商品等多樣化的應用場景,RWA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
而隨著監管框架逐步完善,市場參與者的成熟,RWA 的發展將逐漸深入金融市場的核心,成為新一代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機構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協助將傳統市場與區塊鏈技術無縫銜接,創造出更多元且透明的投資管道。對於投資者而言,RWA 的崛起不僅代表了一種新興的資產形式,更是對傳統投資方式的深度變革,未來的金融格局將更加數位化、去中心化,並且充滿無限可能。
首圖連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799/8186655